Sun:而且Steven的授粉笔感觉并不是一一对应。他当然会比较严格的保持种质,但同时也会进行一些种间杂交,也就是说对几个互为远缘种的植物进行授粉的时候不会严格的一个品种一个笔。哦我刚才有一点没提到的,两个血缘关系特别近的种,有时不会放的特别近,因为要排除虫媒的干扰,防止串了血统。所以按照他的这种放法,如果真的有串了的话,就是种间杂交,这个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我在Steven那里看到了好几盆肉锥花的种间杂交,Steven本人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做生石花种间杂交的相关试验。有很多的生石花盆旁边都配有独立的授粉笔,但Steven自己的上衣口袋里面也揣着一根授粉笔,能看出来那根笔因为过度使用毛都呲了,这根就是用来做一些比较随便的杂交,而那些有规划的试验性杂交和保持种质的繁育还是用的独立授粉笔。
杨区区:下面来说说番杏的育种吧,哈默先生做为世界范围内的生石花育种大师,在进行相关育种工作的时候是怎样进行杂交规划的呢--?
Sun:Steven每年还在坚持播种,为了出售也为了选育,但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并没有问。
这么多年来,Steven一直在进行试验,包括各种的番杏的种间杂交,我们现在对生石花种间杂交亲和性的了解多半来自于Steven的试验。如果我没搞错的话,他是发表了最多的番杏园艺种的人,无数生石花园艺种来源于他的创造。还有一部分是别人将一些优秀个体邮给他,然后他将这些独特的性状稳定下来的。虽然哈大爷年纪已经上来了,但他还在持续推出新的园艺种,下面这张照片是Steven近几年新推出的一种招福玉,橙黄色表皮并具有血红色的放射状纹路,好像目前还没有名字?倒是没问。
更有意思的是肉锥的种间杂交,尤其那些远缘的,能杂交出来一些很特别的物种,当然有很多目前尚未流通。我有见到有一盆表现的非常漂亮的肉锥杂交种,外观类似酒红紫熏的颜色加清姬的体型纹路,其实母本是毛汉尼。但这个杂交很难重复,也不能自交繁育,所以并未进行普及。
说到肉锥杂交,其实我国就有过两种园艺种,都是以毛汉尼为母本做出来的,颜色很有趣。在Steven那里也有一些以毛汉尼为母本,其它肉锥为父本做出来的杂交种。个人感觉毛汉尼对远缘杂交很有亲和度,说不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肉锥园艺种的突破口,一个猜想,不一定准。
杨区区:还有一些问题是关于分类的,瓦苇属要拆分的消息传开有一段时间了,各家也是众说纷纭,在支持拆分的人群中具体怎么拆也有很多说法。同样的鳞芹属也存在地上营养器官形态差异过大的现象,也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要拆分,那么哈默先生对瓦苇属和鳞芹属的分类现状是怎么看的--?
Sun:Steven很赞同瓦苇属将硬叶拆出去的观点,他的主要依据是硬叶和软叶极难杂交,同时形态和花上也有较大区别;对于鳞芹属,Steven认为即使地上营养器官不同,有肉质程度较低的也有较高的,但花的形态是一样的,但以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和以多肉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各位学者对这一属的研究都不是很完全,即使拆目前也没有一种设想就是怎么拆,依据什么来拆,所以我认为,Steven是不赞同鳞芹属拆分的。
杨区区: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
Sun:这是一只小恐龙,Steven把他吊在棚顶了。类似的还有一组小蛤蟆雕像,他在棚门口摆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