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园-多肉植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1|回复: 15

Gymnocalycium armatum的前世今生---翻一个小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ng2429 于 2022-1-21 11:28 编辑

Gymnocalyciumarmatum的前世今生


原作者:Victor GaponVladimirVikulov
译者:邢谢尔盖
译者前言

        这篇文章原文是俄语,原作者写的并不难,无奈我中文表达能力稍差,所以在翻译中难免有一些地方翻的很生硬,还请大家谅解。
        原文中会提到一些仙人球界的人名,我没有一一考证,也无法一一考证,中文环境无法考证这些人,俄语环境考证起来也稍麻烦,而英语我水平不行,原本想逐一做注释的想法也只能作罢。
        同样对于地名也很难考证,同时用了google地图和苹果自带地图搜索,但是文中的很多地名也搜不到,用西班牙语搜索更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译文中我会加入一些我对原文的理解,希望有助于读者对个品种的理解。


正文

        这个裸萼品种是F. Ritter于1962年12月在玻利维亚南部发现的,但是之后的几十年中,这个品种的产地对仙人球研究者来说一直是个谜。
        关于这个品种的描述由F.Ritter于1980年发布:植株灰绿色,直径40-120mm,萝卜根。棱数8-15,棱宽15-30mm,棱高4-7mm。疣圆形,直径6-10mm,疣间距5-10mm,有灰色的毛。强刺,刺直立,棕色到黑色。纵刺3-6根,40-70mm长,下部纵刺更强,所有刺都稍弯,个别的带钩。中刺0-1根,(很少的有2根中刺)。花长30-40mm,无味,子房3.5-6*6-9mm。。。雄蕊花丝淡紫色,5mm长,花药奶油色。雌蕊6-7mm长,柱头亮黄色,8-11瓣。种荚长15-20mm,直径7-10mm,偏绿色。种子尺寸1.2*0.7*0.5mm;红黑色,种脐白色。典型分布区域“el Paicho门德斯省,塔里哈省,玻利维亚。与Gymnocalycium cardenasianum有亲缘关系。产地编号FR1131
        对于玻利维亚的行政区域划分不是很了解,所以翻译时候出现了省里有省的情况,实际上原文Province Mendez,Department Tarija
        如果分析植物描述,这个新品种跟同样是F.Ritter发表的G. cardenasianum (Ritter, 1964)没多大区别,新品种小一点,棱少很多(8-15棱对比13-31棱),刺更强,更长,花,子房,种荚更小。原产地的植物并没有被带到欧洲,仅仅带回来一些种子和三个干刺(Till&Amerhauser,1999),描述显然是过了好多年,通过不多的原产地的照片做出的。大概出于这个原因描述中有钩刺的描绘。而那些想了解真正的G. armatum长什么样的,仅仅有几张黑白照片和上面的描述作为参考样本。(图1
         F. Ritter64年发表的关于G. cardenasianum的描述就不找了,我都不知道在哪能找到这些信息。
        在上面的描述中重要的不是参数,而是产地,一个鲜为人知的定居点El paicho,在Rio Paicho河岸。毕竟要想讨论一个仙人球品种,一定要实地看到他。但是F. Ritter的日记中的记录有相当复杂的结构,而且他的标记常常互相矛盾。同样归入这个产地编号的定居点还有Capilla。在产地编号FR1131下包含了从这两个地点分三次收集的种子,还有其他的矛盾之处,特别是放在标本袋里面的种子资料上(Eggli et al, 1995)。
        除此之外,在通往Paicho的路上,例如从Cieneguillas出发,人们会路过Tomayapo地区(图2),并在这里遇到强刺的品种,例如非常知名的强刺光淋编号VS300=JO600,长期以来这个品种一直被冠以Armatum的名号。事实上Tomayapo这个产地的品种应该是刺非常好的光琳玉(G. cardenasianum)。
        首先Capilla是波托西省的,离El paicho已经很远了。当然这点我也不能确定,信息太少了。
        其次,我能找到的关于VS300和JO600的产地都是Parokia, Rio Toraja Puno, 2854m, Mendez, Bolivia。这个Parokia, Rio Toraja Puno是哪呢?跟Tomayapo有啥关系啊?
        再去看另外一个编号KP100,Bolivia: Tarija (El Puente / cement mill - Parokia - Tomayapo, 2835m),这里面又有Tomayapo,又有Parokia,可能Parokia是比Tomayapo更小一级的地名吧。
    另外,传到欧洲的种子又是个啥,也是个谜。当这些种子长成黄刺的Armatum的时候,并没有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很长一段时间,玩家手中的G. armatum基本都是强刺的光淋,种源是Tomayapo。(图3.4.5.6
        直到本世纪初,其他欧洲旅行者到达了塔里哈省西北部的Paicho,并找到了Ritter描述的种群。例如Noack, 2002; Becker, 2006的文章。有趣的是,这两位是研究锦绣玉属的(Parodia),而不是裸萼属。
    在2009年俄罗斯的旅行者也找到了这个种群(图7,图8)。为了到达Paicho,需要在山区的土路上颠簸几个小时。更困难的是原路返回,因为一路上小岔道太多了,没有导航很容易迷路。
        植物生长在极度干旱的地区。由于东西两面的高山阻断了水气的移动,有可能每年最多一到两次透雨。因此,山谷中的那条Rio Paicho河干枯的河床常年被当地居民当做道路使用。
    我们在山坡上的页岩碎石中找到的G. armatum直径不超过13cm,年幼的植株几乎全部缩在土里,只能靠露在岩石碎屑外面的黑刺找到他们。稍大一些的植株一部分露在外面。还有一些植株已经死掉了。尽管相当干旱,但是还是在一些植株上发现了花苞。刺的数量不多,但很强,锥形,棕色到黑色,长度达到7cm(图9-17
        如果对比野外的Armatum和买来的种子播出来的植物(上文中提到的VS300),任何人都能得出结论,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最近20年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关于G.armatum的信息。Paicho这个名字在这个品种的爱好者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在不同玩家的种子清单中也出现了Paicho这个产地的G. armatum种子。现在很多玩家包括俄国的玩家都拥有了真正的G. armatum。而品相好的G. armatum也成为了玩家炫耀的资本。
        在Ritter关于这个品种的描述中,G.armatum 和 G. cardenasianum有明显的形态学上的相似之处。分类学描述上缺乏明显的区别,相似的外形,种子结构一致,产地相近(或者重叠?),所有这些让专家们重新审视G. armatum的分类状态。H. Till和H. Amerhauser在研究了这两个品种的生殖器官后,得出结论G. armatum и G. cardenasianum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更少的区别,因此G.armatum有可能是G. cardenasianum一种形态。
    我们同样也想在分类学上提出自己对于这两个品种的看法。今天知道的这个种类的裸萼球分布在Rio San Juan del oro, RioTomayapo Ro Paicho河谷。(图18
        其中,Rio Tomayapo是Rio San Juan deloro的支流。非常有可能,在很早之前,在这片河谷的植物在这两条河交汇的地方同样交汇了,或者是在在河流交汇的地区生长着这两种植物的共同的祖先。Rio San Juan del oro 是Rio Camblaya的支流,Rio Paicho也是Rio Camblaya的支流。不排除,在气候更冷的时代,这几个品种的原始祖先生活在Camblaya河谷,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这三个产地的植物沿着河谷往上长。佐证这个论点的另外一面是虽然这几个产地的土壤不同,但是植物生长的海拔高度都差不多是2400-2750m
       这段说的太绕口了,我来理解一下吧。Rio Tomayapo是Rio San Juan del oro的支流,RioSan Juan del oro 是Rio Camblaya的支流,RioPaicho也是Rio Camblaya的支流,也就是这几个产地靠这几条河连在了一起,姑且叫做Rio Camblaya河流域吧。在气候较冷的时期,这几个地方的光琳玉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生长在河谷海拔较低的地方,随着气候变暖,仙人球沿着山坡向上发展,寻找更冷的,也是更适应的气候,日积月累,种群逐渐分隔,开始自己的发展。
        在考察了一些种群后我们有了很明确的印象,根据形态特征cardenasianum-armatum这一系列的植物可以分为三组,这也恰好与三个河谷相吻合。大部分的G. cardenasianum主要分布在Rio San Juandel oro河谷附近的山坡上。(图19,20
        种群在这个区域的分布在地图上看,几乎与经线重合(图18中的1区),整个分布区域南北长度约60km。这个区域的植物尺寸中等,球体直径大约15-25cm,一半埋在土里,最多20棱,黄色到浅棕色的刺,成年球体上有时会有一根中刺,花长5cm,种荚直径约17mm。(图21-31
    在Rio Tomayapo河谷(图18-2)的光淋生长在碎石壤质土里,刺色,花和种荚的形状与南部Rio San Juan del oro河谷的植株类似。但是植株更大,直径达到30cm,植物只有很小一部分藏在土中,最多25棱,黄到棕的刺色,刺更强,更长,1-2根中刺更立,有点弯曲。(图32-39
       说实话,如果对比这些原产地的照片和上面VS300的照片,很难说这是同一个品种。这就是年幼植株和年老植株的区别吧。
        分布在最北面Rio Paicho河谷的山坡上的植物,尺寸更小,直径不超过13cm,棱数少,不超过15棱,直立的深色的刺7cm长,花小得多,勉强从密刺中长出来,种荚直径约10mm,这就是开篇Ritter描述的G. armatum(图9-17,40-45
    在我们看来,上述区别不足以将这个植物单独定义成一个品种,但是已经足以将他列为一个种内分类。在2016年考察了Rio Paicho河谷的群落之后,我们特别的数了浅色刺植株的数量,在100多个个体中,只有3个是黄色或者淡黄色的刺。根据植物学规范,这么高黑刺的比例可以用黑刺做为这个品种的判断标准之一。隔绝的产地,以及上面提到的其他区别完全可以认定armatumG. cardenasianum的亚种。
  
Gymnocalycium cardenasianum  F.Ritter ssp. armatum (F.Ritter) V.Gapon et Vikulov comb. nov.
  
Basionym: Gymnocalycium  armatum F.Ritter – Kakteen Südamerika 2: 662, fig. [1980].
  
Typus: FR1131, El Paicho,  Eustaquio Méndez Province, Tarija, Bolivia (U).
  
描述: 比典型亚种株型小,直径不超过13cm,植株大部分埋于土中,棱数少,最多15棱,刺直立,强刺,刺长7cm,新刺深棕色到黑色,老刺发灰,常见1根中刺,花约25mm长,种荚直径约10mm(图9-17,40-45
Diagnosis: differs from the  type subspecies by smaller stem, up to 13 cm in diameter, mostly buried in  soil; lesser number of ribs, up to 15; spines strong, straight, upright, up  to 7 cm long; younger spines dark brown to black, greying with age, often 1  central spine; flower up to 25 mm long; fruit ca. 10 mm in diameter (Fig.  9-17, 40-45).
分布:玻利维亚,塔里哈省,门德斯省, Rio Paicho河谷的页岩碎石山丘,附近居民点Paicho(图18
  
Distribution: Bolivia, Tarija  Department, Eustaquio Méndez Province, hills with slate detritus in the  Rio-Paichu valley near community of Paicho (see map, Fig. 18).
  
异名 / Synonyms:
  
Gymnocalycium armatum var.  аlbiflorum (Pažout) Schütz (1986), nom. nud;
  
Gymnocalycium cardenasianum f.  armatum (F.Ritter) H.Till & Amerh., Gymnocalycium 12(4): 308 (1999);
  
Gymnocalycium spegazzinii  subsp. armatum (F.Ritter) Halda & Šorma, Acta Mus. Richnov., Sect. Nat.  9(1): 65 (2002);
  
Gymnocalycium spegazzinii var.  armatum (F.Ritter) Slaba & Šorma, Kaktusy (Brno) 40(3): 69 (2004), nom.  inval.
        RioTomayapo河谷的植物与G. cardenasianum ssp. Armatum被高山阻隔,从一个河谷走到另外一个河谷,需要翻越3315米的山。(图32
    按照上文分析,在不远的过去,本文谈及的裸萼品种有共同的祖先。但是现在三个产地的彼此间的直线距离20公里,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根据隔绝的生长环境和某些区别,可以将这几个品种定义为新的亚种。
  
Gymnocalycium cardenasianum  F.Ritter ssp. pseudoarmatum V.Gapon et Vikulov subspec. nov.
  
Typus: Bolivia, Tarija,  Eustaquio Méndez Province, Tomayapo, 2725 m s.m., leg. V. Gapon 17.11.2009,  VG09-VG 935a/4426: WU (dry fragment of plant [holo.]); VG09-935a/4427: WU  (dry seedling [iso.]).
  
  
描述: 比典型的亚种植株更大,直径可达30cm,植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埋在土里。棱数可达25棱。刺黄色或黄棕色,更强,更长,更直立,刺弯曲,有1-2根中刺。(图34-39
  
Diagnosis: differs from the  type subspecies by larger stem (up to 30 cm vs. 25 cm), only its lesser part  is buried in soil; up to 25 ribs; spines yellow to dark brown, stronger and  longer, more erect and bent as a rule, usually 1-2 central spines (Fig.  34-39).
  
分布:玻利维亚,塔里哈省,门德斯省,Rio Tomayapo河谷的页岩碎石山丘(图18)附近居民点有Tomayapo和Carmen del Obispo
  
Distribution: Bolivia, Tarija  Department, Eustaquio Méndez Province, hills in the Rio Tomayapo valley, in  the vicinity of settlements Tomayapo and Carmen del Obispo (see map, Fig.  18).
  
词源学:尽管与典型品种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地方的植物很长时间都被认为就是G. armatum,所以可以称作pseudoarmatum
  
Etymology: despite the greater  similarity of characters with the type subspecies, plants from these  localities for a long time have been figuring in catalogues as G. armatum. So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epithet pseudoarmatum (pretended, or quasi  armatum) is the most apt name for this subspecies.
  
图18上面1,2,3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光淋种群
  
1 – Gymnocalycium  cardenasianum ssp. cardenasianum F.Ritter;
  
2 – Gymnocalycium  cardenasianum ssp. pseudoarmatum V.Gapon et Vikulov;
  
3 – Gymnocalycium  cardenasianum ssp. armatum V.Gapon et Vikulov.
  
        毫无疑问,前面两个亚种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能是原始种开始差异化发展较晚的结果。这三个亚种的种子也明显相似。(图46-48)我们希望,将来在玻利维亚相关地区的田野调查能够找到更多的产地,并为这个品种的分类学带来新的信息。
        园艺种植中无法复制产地的条件。但培养一株高品质的样本是没问题的,如果保证恶劣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的日照,昼夜温差,少浇水,冬季断水,排水良好的矿物植料(图49-54)。只是在这种条件下,植株生长超级缓慢,每年只生长几个刺座。
图49 G.cardenasianum ssp. cardenasianum VG-956
图50 G.cardenasianum ssp. cardenasianum VG-1202
图51 G.cardenasianum ssp. pseudoarmatum VG-935a
图52 G. cardenasianum ssp.armatum VG-944
图53G.cardenasianum ssp. armatum VG-944
图54 G.cardenasianum ssp. armatum VG-944



译者结语
国内关于这个品种的名称的翻译主要有两种,强刺天平和高山光淋。按照这篇文章的观点,这两个名字都不合适。首先这个品种不是天平,其次三个产地的光淋都是高山品种。所以可能叫强刺光淋更恰当一些吧。
我很喜欢这个品种,也有几棵,但是他们到底是属于三个品种的哪一种呢?我来分辨一下吧。

首先,下面几棵是我觉得最像
G. Armatum的。

下面这两棵估计G.cardenasianum ssp. Pseudoarmatum的可能性更大了。

全文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点评

赞......: 5.0
赞......: 5
  发表于 2022-1-22 18:27

评分

参与人数 2赞美 +2 仙币 +3 收起 理由
一拳打倒四五个 + 1 + 3 辛苦了
admin + 1 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7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点再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上传问题已经修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7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点评

学习了  发表于 2022-1-21 2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9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好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裸萼水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里雾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平常我们说的超刺天平其实就是光琳的强刺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琳都成萝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生的JO600,肥头大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4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资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小黑屋|仙人掌园 ( 湘ICP备15004451号-2 ) 湘公网安备 43102502000116号

GMT+8, 2025-1-16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