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ilver Bug(银虫)株系
回想起我刚刚接触瓦苇的时候,也只是差不多15-17年前,在那之前我专心于番杏科生石花与肉锥的实生繁殖。在我接触瓦苇的最初几年,我也曾将类似的繁殖方法在我的栽培设施中照搬,但成效不佳——很明显原因在于种质资源积累量还不多。最初我的杂交亲本都是些原始种或者来自他人的品种,集中于康平寿、贝叶寿以及少量其它品种。之后我将一些自己杂交出来的植株列为亲本,自此我便开始建立自己的瓦苇杂交株系。 所有株系中我想要着重向大家介绍的是H. emelyae var. major (美吉寿)× H. pygmaea ‘Cristallina’(水晶)株系。这一株系的母本结实率并不高,所以株系规模一直较小。首批子代于2001年播种,这批植株中筛选出了两个特征表现较为理想的个体,分别是图1的Silver Bug(银虫)A与图2的银虫B。图1的那株银虫A也是这一品种进行登记发表时的标准株样貌。随着银虫AB两株的生长,新的问题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银虫A的生长势过弱,导致定植多年后仍然不能完全表现性状,还有几年一次的烂根也令人十分头痛。但银虫B完全没有这些问题,生长势很强,也没什么病虫害。
【图1,Silver Bug(银虫)A,图片来自Hd】
【图2,Silver Bug(银虫)B,图片来自Hd】
大概8-9年前,我将银虫AB作为亲本进行了杂交,杂交子代表现如图3-10所示,这些照片拍摄的时候这些瓦苇大约是3-4年株,性状已经表现了大半。截至本文成稿时,其中的一些植株已经产生了大量侧芽。作为H. emelyae var. major (美吉寿)× H. pygmaea ‘Cristallina’(水晶)的F2,株系内共25个体,我将其中通过筛选的这几株与银虫A摆放在一起,用作构建F3的亲本。F3于2010年9月进行播种。
【图3,Silver Bug(银虫)- η,图片来自Hd】
【图4,Silver Bug(银虫)- ι,图片来自Hd】
【图5,Silver Bug(银虫)- ξ,图片来自Hd】
【图6,Silver Bug(银虫)- φ,图片来自Hd】
【图7,Silver Bug(银虫)- ψ,图片来自Hd】
【图8,Silver Bug(银虫)- υ,图片来自Hd】
【图9,Silver Bug(银虫)- ζ,图片来自Hd】
【图10,Silver Bug(银虫)- δ,图片来自Hd】
|